裨益 裨补
大家好,我是逍遥,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汉字,讲讲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。有趣的灵魂,从此相遇!记得关注我,看到文末,还有福利哦!
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汉字——”裨”。这个字,可能你听过,但不一定读得对。”裨”字它不读bēi,也不读 pí,究竟怎么读?别急哈,跟着我一起,咱们慢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”裨”的读音及含义
首先,咱们得搞清楚这个字怎么读。”裨”字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bì和pí。在这里,我要强调的是,”裨”字在“裨益”这个词中的正确读音是bì,粤语读音请看最后。记好了,下次别读错,不然可就尴尬了。
“裨”字的含义也相当丰富。当读作bì时,它表示的是“增添”或“补助”的意思。比如,我们可以说某个建议“大有裨益”,意思就是这个建议对我们非常有帮助。
而当读作pí时,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次等礼服,或者是“副”、“偏”、“小”的意思。比如“裨将”就是副将军的意思。
二、”裨”的古文献的记载
接下来,咱们看看”裨”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。在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中,有一句“必能裨(bì)补阙漏,有所广益”,这里的“裨补阙漏”就是指弥补缺陷和不足。诸葛亮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能够弥补先帝的不足之处,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。
另外,在《国语·晋语》中也有“裨辅先君、裨诸侯之阙”的记载,意思是辅助先君,补充诸侯的不足。这些古文献中的记载,都体现了”裨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重要性。
《仪礼·觐礼》的“侯氏裨(pí)冕”。注:“天子六服,大裘为上,其余为裨,以事尊卑服之,而诸侯亦服焉。”这里的“裨”,本义是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。
三、”裨”的字形变化
“裨”字的字形变化也是挺有意思的。从甲骨文到金文,再到小篆、隶书,最后发展到我们现在的楷书,”裨”字的字形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。
最初的甲骨文中,”裨”字的形象更像是一件衣服,这与它的本义“次等礼服”相符合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字形逐渐规范化,变得更加简洁明了。
四、与”裨”相关的词语
最后,咱们来聊聊一些和”裨”字相关的词语。比如说“裨益”,就像前面提到的,表示对某事有所帮助。还有“裨补”,意味着补充或弥补。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实用,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。
另外作为名词,裨衣(古代帝王所穿的次等礼服;又诸侯的礼服也叫裨衣);裨冕(着裨衣,戴冕。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。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)
好了各位朋友们,“裨”字的分享就讲到这里哈,大家都了解了吗?希望这期的文字分享,能给大家带来小许收获。感谢大家支持!我们下期再见!感谢点左下角关注。愿点“在看”的万事如意,点“点赞”的平安吉祥。